|
【杰商人物】鞏德順:涇陽茯茶應該整合資源,做成陜西的一張文化名片姚家大院是西安僅存為數不多具有明清風格的關中院落,經維修后依然保持著古風古韻。作為古都文化品牌的一個“符號”,承載著西安這座城市的記憶。
今天,原陜西省副省長鞏德順在碑林區蘆蕩巷調研姚家大院。一行座談時,品嘗了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產恒昌堂茯茶,并觀看了傳統手工傳鋦瓷工藝,對傳統文化傳承贊不絕口,希望恒昌堂抓住一帶一路的歷史機遇,整合資源做好茯茶產業。
關于姚家,要從姚文清說起,當年姚家在涇陽生意做得很大,民間有“東劉西孟社樹姚,不及王橋一撮毛”的說法。劉、孟、姚和王橋的于家,是涇陽的四大富戶。而姚家到了姚文清這一支,生意主要在四川雅安等地,以經營茶葉、土布、石臘為主,至于茯茶之是很小一部分。姚家生意越做越大,就在西安買房置地,蘆進士巷這處宅子就是在民國15年左右置的。在當時,姚家與于右任私交甚篤,于先生常常來此飲酒、賦詩,有時候也來籌措善款,經常留宿于此,于是這里還被譽為于右任故居。姚家有十大堂,恒昌堂是其中一個堂號,這個昔日堂號,如今作為茯茶品牌被姚文清的孫女婿穆保民傳承著,姚家大院的內容可謂豐富多彩。
“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咸陽涇陽出磚茶!睕荜栜虿枋顷兾鳘毺氐牡乩、氣候、工藝制作的一款黑茶,有著悠久的歷史,其獨特的功效深受一帶一路沿線省市、國家居民的愛戴,但陜西茯茶產業一直沒有做起來,今天的調研就圍繞著傳統工藝傳承和茯茶產業發展展開。
鞏德順認為,茯茶的許多功效耳熟能詳,西北地區牧民也特別鐘情茯茶,歷史上有“安國神茶”之美譽,但茯茶產業一直沒做起來,令人遺憾。恒昌堂穆保民能夠秉承傳統工藝精益求精,傳承茯茶工藝,這種精神值得肯定。希望涇陽茯茶、包括恒昌堂,抓住一帶一路的歷史機遇,整合資源做好茯茶產業,把品質做好、把產量做起來,把它做成陜西的一張文化名片,讓茯茶的功效惠及更多人,這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參加今天調研活動的有:陜西省政協常委姚增戰、第四軍醫大學研生院長馮英明、陜西省工筆畫院院長雒建安、中華(香港)書畫協會主席、山東商會執行會長王永堂、陜西省經濟促進會副會長、陜西恒昌堂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穆保民,活動結束后,大家一同參觀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藝——鋦瓷,被這項幾近失傳的神奇傳統工藝所折服,同時對姚家大院的建筑工藝贊嘆不已。
了解更多建站信息www.300j.cn。西安網站建設、西安小程序開發、西安微信運營、西安軟件開發等服務。作為一家有著13年網站建設經驗的資深企業,企業始終堅持誠信、責任、創新、共贏的企業精神,在實踐過程中為千家萬戶量身定制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