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杰商人物】成就自己幸福別人——訪白水縣白寶匯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楊超群生于上世紀60年代 的楊超群是土生土長的 渭南內水人,企業也是 當地本土企業。在白水 這片熱土上,憑借得天 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內己 不懈努力,她一步步與 命運抗爭,她一步步創業奮斗。先后榮獲“全國百名杰出女企業家”、“陜西省巾峒創業帶頭人”、“渭南最美女性”、“渭南市優秀黨員”, “內水縣優秀政協委員”等榮譽稱號,2016年被授予全國“三八”紅 旗手光榮稱號。
楊超群原是A水縣供銷聯社的一名職丁_,1993年,她和愛人雙雙 下崗,沒有特長,沒有積蓄,生存都成了問題。經過反復的思想斗爭, 楊超群認定“路在腳下”,依靠A水盛產蘋果的資源優勢,干起了蘋 果營銷。此后,她看準市場空內,開起了內水縣第一家鮮花店,開業第一天,就創造了銷售收人上萬元的奇跡。2003年,楊超群成立內水 縣紅丼花木有限責任公司,專業從事鮮花禮品銷售、綠化、亮化、硬 化T.程施T。2015年4月,為了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楊超群決定發 展電子商務,注冊成立了A寶匯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主要營銷內 水蘋果,兼營白水杜康酒、白水豆腐干、刺繡等40多種地方特產。短 短一年多的時間,白寶匯電子商務公司銷售白水蘋果1200多萬元,銷 售其他產品2000多萬元。與此同時,楊超群還主動擔負起企業的社會 責任,投身扶貧攻堅之中,帶領農戶發展富硒蘋果、丹參種楨、蘆花 雞養殖等產業,為貧W戶鋪就了脫貧致富之路。2016年,A寶匯電子 商務有限責任公司被陜西省電子商務行業協會評選為 “2016陜西電商 精準扶貧標桿企業”。 主持人:楊總,在您的創業過程中,一直都和A水蘋果緊緊地聯 系在一起。90年代下崗,您就地取材賣蘋果,后來通過互聯網賣蘋果, 您現在賣出去的內水蘋果最貴的多少錢? 楊超群:最貴的一個蘋果賣十塊錢,這個主要是高端禮盒,我們 在深圳推廣的時候,蘋果二十塊錢都有人買。白水屬于中國蘋果之鄉, 獲得了中國有機蘋果第一縣的美稱,內水以優異的蘋果品質贏得了消 費者的青睞。白水蘋果論個賣,主要是政府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丁作, 比如聘請影星許晴做代言,在北上廣一線城市做宣傳等一系列活動, 還有我們在東南亞、中東、歐洲等四十多個國家都有銷售,實現了真 正的“內水蘋果億萬人民的口!。我覺得這還只是內水蘋果走向世 界的第一步,知名度還得進一步的宣傳和擴大。 主持人: 2015年,您成立了一家電子商務公司,這個時候您已經55歲了,以這個年齡轉型投人到電子商務領域,您是怎么想的?有沒有擔心過失? 楊超群:人生的價值在于不斷的創新奮斗,跌倒了再爬起來。我自己是有經驗、有準備、也有經歷的,但更多的是我有成功的信心。 有準備指的是這么多年自己不論做哪個行業,一開始都要全心的學習, 在做的過程當中肯定不是那么一帆風順的,所以說做了那么多年,我 自己真的是已經有經歷,有準備了。好多人說,在非公經濟人士眼里 處處都是商機。從經營蘋果轉身到經銷花卉,也就是在南方銷售蘋果 的時候,看到廣州的花卉生意特別的好。我當時就想,蘋果生意這么 難做乂賠錢,能不能也在北方開鮮花店?有了這個念頭,我就去了昆 明廣州等地考察,產地的貨源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們這邊到底能有 多大的銷售量,有多大的銷售群體?帶著這個問題我又來西安考察, 我覺得是可以做的,南下去賣蘋果,我們有長途的拉運車輛,回來就 可以拉花卉,車不空跑。我就決定這么干了。后來,在賣鮮花的同時 有顧客來問綠化,慢慢的我們的全產業鏈就做起來了。 主持人:在發展的過程中看到商機,真正決定要去做,還是需要 很大勇氣的,包括市場的眼光。截止到目前,您的幾次轉型都是非常 成功的,為什么您做生意總是能夠獨辟溪徑? 楊超群:你要開辟一個新的行業,肯定是有風險,但是風險越大, 成功率越高,尤其是利潤很高,因為市場由你來主導?赡艽蠹叶甲 起來,你有他也有,你賣十塊錢他可能就賣九塊錢,這個利潤點就沒 有了。所以我做企業一直喜歡獨辟蹊徑,用現在的詞來說就是比較喜 歡創新。 主持人:我們注意到您在創業初期,有一次因為蘋果市場的價格波動,導致您一下子賠進去了 100多萬元。90年代100多萬元真的是 一個天文數字啊,這件事情發生之后,您為了不欠果農的貨款,賣掉 了自己兩處縣城中心的房產,還記得當時自己是怎么挺過來的嗎? 楊超群:這個事情說起來挺痛心的。但是從我們做企業這個誠信 來說,首先我不能虧果農,我就把自己的房產賣掉給果農把款付了。 當時真的很心酸,我帶著三個孩子,在辦公室住了好幾年。這件事情 發生以后,我痛定思痛,你從哪里跌倒就要從哪里爬起,以后的路在 腳下,不論做什么都要把這個家撐起來。因為我們人到中年,上有老 下有小,包括還有很多的社會責任,一定要自己來承擔,所以說就是 這些動力促使我把這個事情一直做下來,堅持到現在。這一點,和我 的母親有很大的關系。因為當時我們娘家娃娃多,家里條件不是特別 好,我就看我母親經常內天干活,晚上還給我們縫衣服,做一系列事情。 她一直堅持下來,我們家有好幾個高中生。我當時就想老母親一個農 村婦女,她都有這么大的理想,讓孩子們讀書學文化。我盡管當時賠 了錢,條件不是很好,但是比起母親來說還是好了很多,所以我一定 要堅持。我有一個信念,就是堅持到底就是勝利。任何一個人的成功 都不是隨隨便便那么簡單的,都是要經過摸爬滾打的。 主持人: 2016年,楊總通過電子商務平臺賣了 1200多萬元的蘋果, 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您對于蘋果的宣傳不遺余力。線上,您要求要做好 對產品的策劃,把蘋果一定要拍得漂亮,讓人有欲望去購買。線下您 還拍專題片,僅這一項就投資了五十多萬元。您覺得這個錢花得值不 值?在電子商務時代,怎么去做好產品宣傳? 楊超群:這個其實起源于流行的一句話,酒香也怕巷子深。在體 驗店做的東西,只能滿足當地老百姓的消費,要把蘋果銷往沿海城市,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說在做推廣和宣傳,在拍照上傳等都做 了大量的丁.作。我們搞活動來推廣,搞秒’殺內送,讓老百姓先嘗后買, 只要好吃,他就想買,F在好多年輕人都在做微商,他可以先在他的 朋友圈推廣,可能一開始他有一個小的群體朋友圈,然后慢慢的放大, 總的來說我理解的電商,首先要有優質的產品。我們就是從生產、產 地這一塊人手,一定要生產出好的優質產品,肯定它是沒有問題的, 然后,倉儲、冷鏈、運輸等各方面,每一個細節都做到極致。 主持人:楊總在發展企業的同時還承擔起企業的社會責任,積極 投身扶貧攻堅中,帶領群眾發展產業,為貧W戶鋪就了脫貧致富道路。 2016年,百寶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被評為 “2016年陜西省電商精準扶 貧標桿企業”。在這個過程當中,楊總投人了很多錢,比如花費110 多萬元在全縣建了八個鎮級農村電子商務服務中心,五十個村一級的 電商扶貧服務站。這些服務站、服務中心能發揮什么作用呢? 楊超群:他們主要是為當地的貧W戶和老百姓做服務。一個村級 店帶動當地貧困戶10到20戶,進行農產品的銷售和T業品下鄉、農 產品進城的服務,像我們公司和農戶合作的蘆花雞養殖、丹參種植等 項H,村級服務站就可以做收購的T.作。2017年,我們的丹參種植計 劃項H是八千畝,實際完成了三千畝,帶動農戶297戶,其中貧困戶 有260多戶。做這個產業主要是結合內水當地的實際,因為內水可耕 地是72萬畝,果園面積55萬畝,幼園沒掛果的20多萬畝,果農在蘋 果前三年沒掛果的時候,下面的土地都是閑置的。所以果農種楨丹參 一個是解決了農民前期果園投資難的問題,另一個是給農民致富和貧 W脫貧找了一個新的致富途徑。銷售方面,我們是和天士力集團簽的 銷售協議,可以理解為訂單農業。按2017年的效果來看,一畝地可以 種到1萬到1萬二千株,一株可以賣到一塊錢,除去勞務費等一系列 大概兩千塊錢的投資,純利潤就有四千多塊錢。 主持人:這幾年您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全新的電子商務方面, 而且做了這么多的扶貧項H,累不累? 楊超群:樂在其中。我們公司特有的文化就是:成就自己,幸福別人。 就是產品一旦做成,讓老百姓實惠了之后就有一種成就感。大家都說 做企業的分三類,一類是純粹的做生意賺錢,一類是商家有所為有所 不為,還有一類就是企業家。對于企業家,我的理解是公司發展到一 定的程度,更多的還是要對社會做一些服務和擔當、奉獻,這是我們 真真正正的企業應當做的事情。 主持人:楊總是土生土長的內水人,企業也是土生土長的本土企業。 經過這么多年的積累,企業越做越大,但您始終沒有離開A水,而且 這個根越扎越深,還在推廣內水更多的特色農產品,這是一種情懷還 是說是基于公司發展的需要? 楊超群:兩者都有。首先我是土生土長的內水人。我對這片熱土 地是有感情的。然后就是企業在這里做了這么多年,整個市場、消費 群體,包括我們企業在當地的帶動,我覺得我在這里應該更好地發揚, 更好地把規模做大,帶動更多的企業來承擔社會責任。我現在覺得 奉獻就是幸福,最大的挑戰就是很多新事物我都必須學習。我在社 會上擔任了幾個協會的會長,我經常給會員們講,我們做企業的一 定都要把握政策的脈搏,一定要跟著政策去做。比如產業扶貧這件 事情,2016年我們國家號召“萬企幫萬村”,我就想作為一名企業 家應該怎么樣去擔當,所以我就走市場、做調研,經過一系列調研后, 篩選出丹參種楨和蘆花雞養殖,最后我選擇了對貧困戶脫貧有可持續性的產業。 主持人:據說幫扶貧W戶的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一開始大家并 不相信你選的項目? 楊超群:是的,跟貧困戶的溝通真的是難度特別大。2016年4月 我們開始種丹參的時候,很多貧困戶就不理解,他們對這個產品也不 認可,你給他怎么講,他都不相信。那個時候我們公司還沒有種苗, 都是從外地調運,公司花了那么大的代價,把種苗調過來給貧困戶, 他們還是不接受,給你講條件、提要求,要我們保證收益,要我們把 種楨的機械調過來,他們才肯卸苗。我印象特別深,當時我們公司有 十幾名小伙子,一直等著給他們幫忙卸貨,他們就是不卸貨,等到凌 晨兩點多,只能把車開回公司基地,把種苗都拉回來。這件事情我真 的是難以忘懷,后來,我們重新整理了思路,讓大的種楨戶、示范園 的種楨戶帶動這些貧困戶來做,這就起到了傳幫帶的作用。讓一些帶 頭人先把這個種出來,讓貧困戶和其他老百姓看到成績、看到收益, 再讓他們去做就容易多了,F在好了,我們和各鄉鎮簽訂協議,一個 鄉鎮就有六七千畝,不論是貧W戶還是廣大老百姓對這個產品都特別 的認可。 主持人:如果問您,您現在還有什么人生夢想?您的答案是什么? 楊超群:這兩年,我的夢想就是讓更多的貧w戶早n脫貧,讓我 們公司發展的更大、更規范,然后帶動更多的大學生來我們公司就業, 給我們的區域經濟做更多的貢獻。帶動更多的老百姓,讓他們富起來! 主持人:從下崗失業那天起,楊超群從賣家鄉的蘋果起步,重頭 再來,這是一種自強自立、不向生活低頭的奮斗的精神。在上世紀90 年代,面對著100多萬元的經濟損失,她寧舍自己,不虧果農賣掉自己的房子,這是一種經商者的誠信所在; 55歲的年紀,主動適應市場, 進軍電子商務,這是勇往直前,棄而不舍的人生追求。向掏腰包內尋 出路,幫助鄉親去脫貧致富,這是她眼中企業家的社會擔當,擁有這 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定會創造出更多的幸福和奇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