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愛出發!救援界的公益力量——西安慈善晨曦減災應急救援隊时间:2023-10-20 為愛出發!救援界的公益力量 ——西安慈善晨曦減災應急救援隊 在層巒疊翠的秦嶺山中,經常流動著一抹鮮紅,猶如一條紅絲帶穿梭在蒼翠的山林中。這就是西安慈善晨曦減災應急救援隊,一支完全由西安慈善志愿者組成的民間公益救援隊伍,他們經年活躍于三秦的山地遇險、水域溺水、森林防火、地質災害等救援現場,為身陷危困之中的人們帶來生命的曙光, 以志愿者精神守護西安人民的安康,更是用慈善的力量溫暖著這座千年古城。他們不取分毫報酬,舍己為人,有時為救他人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近日,懷著對這群充滿熱血與愛心的志愿者的崇高敬意,我們一行4人前往西安市長安區灤鎮灃峪口的晨曦減災應急救援隊隊部,探尋救援隊背后的暖心故事。 雷霆神兵 危難之際為他人帶來生命曙光 今年的8月真的不平靜,連日的暴雨天氣使得陜西多地形成山洪和泥石流,讓當地百姓和景點游客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8月11日上午,西安慈善晨曦減災應急救援中心接到西安市應急管理局指令,灃峪口喂子坪村雞窩子組突發山洪泥石流災害,中心迅速組織23人攜帶抗洪救災裝備雷霆趕赴受災現場領取任務。 任務明確后中心救援人員立即分成三組,一組5人突擊小組配合消防隊10人前往受災嚴重地轉移3名受傷群眾,另外兩組每組6人,沿河道搜尋遺漏被困群眾。12日凌晨2點,在指定區域已完成搜索任務,與指揮中心溝通后開始轉移受災群眾,凌晨6點救援中心順利將200多位群眾轉移至安全地帶。 8月7日上午,灃峪口大壩溝4個驢友因大雨被困山中,隊員在順利解救驢友的途中,還在灃峪口大寺新村一處山洪聚集區完成了泄洪排險任務,返回時已是晚上9點多。 8月13日下午5點,太平峪3位外地游客下河道游玩,一位游客不幸被河水暗流卷入水底,救援隊緊急出動,最終在晚上10點完成救援任務。 從8月13日到26日,秦嶺子午峪、灃峪口喂子坪村、鄠邑區烏桑峪、長安區東大、灞橋區等地,都留下了西安慈善晨曦減災應急救援隊志愿者們忙碌的紅色身影!澳睦镉须U情,哪里就有我們,哪里有救援任務,我們就去哪里,整個8月大家一直奔赴在慈善救援的道路上!”救援隊的趙芳玲主任講述了這個8月他們所經歷的一切。 就在采訪當天,天下著小雨。我們在隊部遇到了冒雨前來的獲救者——9歲的小花和她的媽媽鄭女士(均為化名),她們向救援隊員們深深鞠躬,并送上錦旗。鄭女士雙眼噙滿淚水:“我代表逝去的愛人感謝各位,大家不顧個人安危把我先生抬下山。你們在救援時也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我真心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趙主任看著天真的小花非常感慨:“救援的最高境界是沒有救援。為愛出發,點燃被困者生命的希望,是我們對‘晨曦’的最好詮釋。在搶險救災、扶危解困的道路上,西安慈善晨曦減災應急救援隊永遠是守護秦嶺安全的西安慈善公益力量!” 晨曦救援 17年完成630余次任務,營救2500余人 險情就是命令,救援就是責任。趙主任表示:“西安慈善晨曦減災應急救援中心志愿者服務隊在西安市慈善會的引領指導下,始終秉承“人道、博愛、奉獻”的志愿者精神,17年來風雨無阻奔赴在救援前線,只要有任務大家便迅速集結,勇毅前行,截至目前,我們共完成救援任務630余次,成功營救2500余人! 今年4月11日晚10時,救援隊接到求救電話,10名學生在朱雀森林公園迷路。天氣乍暖還寒,山上氣候多變、野獸出沒,孩子們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隊員們接到任務后緊急趕往登山口附近集合,現場與鄠邑區應急局、消防、澇峪派出所、鄠邑救援協會等單位制定營救方案,迅速展開搜救。經過近5個小時的搜尋,最終在石海附近找到10位迷路學生,救援隊如神兵天降,將孩子們成功解救下山。 趙芳玲主任回憶,2021年8月20日,救援隊接到去藍田九間房抗洪救災任務。凌晨2點幾十個隊員連夜出發,凌晨4點到達救援地點,一直奮戰到第二天中午!澳谴挝覀児灿62名隊員參加救援,徒步20多公里,在藍田九間房鎮和小峪口景區等成功解救被困群眾60余人,最大的年齡80多歲! “返回時,再次路過前天晚上通過的公路,懸崖上幾十米長的馬路已懸空,下面的路基被洪水沖刷塌方,路面隨時有斷裂墜落深淵的可能!避囮犓緳C喻建釗至今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有些后怕。 救援隊隊長武廣君說,“在救援現場,我們唯一的信念就是要救出被困者。每當接到求救電話,根據現場描述就要迅速對被困者的生命風險作出預判,如果是危急情況,我們恨不能坐個火箭趕去。時間就是生命,隊員們早到一分鐘,被困者就早一步轉危為安,甚至多一分生還的希望! 2021年10月,3名驢友穿越“黑色死亡線”鰲太線時,其中一名驢友被困于2800營地附近。接到救援任務后,隊員們迅速集結,按照突擊隊隊長李富強制定的搜救方案展開營救。經過2天的徒步搜尋,終于在南天門水源地附近的石頭旁發現被困者遺體。 4天3夜、50公里、15公斤負重的搜救過程中,20多名隊員的衣服沒有一天是干的,鞋子濕了只能用錫紙把腳包裹起來繼續前行,行進中帳篷背包全部結冰,渴了就吃冰溜子……“此次任務,晨曦救援隊完成的是一次國內戶外頂級艱險穿越路線的重裝搜救,對隊員們的體能和生命都是一次極限挑戰!甭逢犻L說。 “雖然我們一再強調不僅要安全救出被困人員,還要保證自身安全,可一旦身處救援任務中,大家有時真的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凝聚全隊力量,只為一個共同的目標全力以赴。這就是西安慈善的力量,也是我們一直秉承的志愿者精神!”副隊長路彥琪真誠而自豪地說。 子承父志 西安慈善晨曦救援讓愛心裂變式傳承 630余次救援行動背后,就是630多個溫情的故事,這些故事足以讓被救者銘記一生。而這些感人的故事口口相傳,讓這支慈善公益隊伍聲譽遠揚,讓善意和愛心裂變式傳承,滾雪球似地吸引了更多受助者和愛心人士加入了西安慈善志愿者隊伍。截至目前,這支公益救援隊有志愿者500余人,正式隊員80余人。他們中有在六星級賓館負責過國宴的頂級廚師,有救死扶傷的醫生,有國企財務、知名律師、高校教師,還有公交司機、大學生……其中不乏英姿颯爽的女隊員。大家都有各自的事業,平時上班,有任務群里通知,誰能請到假就立刻報備到指定地點集合。 救援隊里的黃鑫是趙芳玲主任和前救援隊長黃忠文的兒子。 2017年12月,剛剛49歲的黃忠文在搜救一位失足墜崖者時英勇犧牲。黃忠文從事慈善公益救援工作有10余年,被他救援的驢友有100多人,每次任務他都是身先士卒。受他影響,妻子趙芳玲也加入了這支隊伍。出事當天,趙芳玲同在現場執行搜救任務,驚聞噩耗她失聲痛哭;正在部隊的兒子黃鑫連夜趕回來。2019年,黃鑫退役后子承父志,在秦嶺峪正式參加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救援任務。 今年25歲的黃鑫已然錘煉成了救援隊的主力隊員,四年來他參加了大大小小130余次救援行動,成功營救被困者260余人!皠傞_始時我也不是很理解,家里困難到維持正常生活都有問題,還干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可我還是擔心媽媽的安危,就跟在身邊照顧她。一次次救援行動,我被這些隊員們忘我為他的精神吸引,也真正理解了父母一心熱衷于慈善公益事業的大我境界。我越來越覺得,是那次挫折讓我開始共情到他人的困境,是慈善救援讓我開始真心體會到被他人需要的溫暖,所以我像父母一樣投身慈善公益的步伐也更加堅定!” 黃鑫回憶起他最難忘的一次救援任務時,仍心有余悸:“2022年春節前下了一場雪,我們接到一項救援任務,一位隱居秦嶺觀音山的居士腿部受傷被困在石洞中,請求救援。我們上山時路上的雪還是薄薄一層,當到達救援地點時,雪已有三四十厘米厚,隊員們在艱險的山路上把被困者安全移送到山上的廟里。當我們下山返回時,積雪已沒過膝蓋,行至低洼處半個身子都沒在雪中。我們無法循著上山時的道路返回,只能一步一步往前探,走過這一步不知下一腳是不是踏入陷阱……”黃鑫說,“更大的生死考驗是下山后,車在積雪覆蓋的公路上不停地打滑,好幾次隊友的車頭都撞在了路沿的護欄上,稍有差池就會墜下山崖,我的車甚至360度原地滑了一圈……” 黃鑫感慨:“執行這次艱巨的任務,我真切體會到隊友們之間生死與共、患難相助的凝聚力和無畏奉獻的志愿者精神,也更加理解了父母作為西安慈善志愿者傳承這份事業的偉大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