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作為西安六大支柱產業之一,在助推西安經濟增長有著重要作用。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時代下,西安以雄厚的產業實力與高速發展的勢頭在全國市場嶄露頭角,2022年更是登上中國新能源第一城的寶座。
西安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成長的背后,是政策布局的清晰指引、產業項目的聚集擴大與科研技術的不斷突破,為西安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助力賦能。

近日,2023年陜西汽車產量一季度數據出爐,陜西汽車產量達30.74萬輛,同步增長20.2%。西安作為陜西汽車產業的主陣地,一季度汽車產量同比增長41.9%,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62.8%,占全國的13.8%。
汽車產業作為西安六大支柱產業之一,匯集了比亞迪、吉利、陜汽等多家龍頭企業。此次一季度西安汽車產業高速增長的背后離不開產業鏈鏈主企業的強力助推。
數據顯示,一季度,西安比亞迪、吉利、陜汽分別實現汽車產量20.2萬輛、5.46萬輛、3.46萬輛,同比增長37.4%、94.7%,42.6%,產值同比增長61.6%、126.4%、6.2%。
龍頭企業的帶動效應,助推西安汽車產業發展的蓬勃向上,談及西安汽車產業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強勢崛起已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今年一季度西安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62.8%,以高增速領跑全國。
新能源汽車高速增長離不開核心技術突破、產業規模壯大等多方面共同作用,同時技術攻關與產業擴容也一直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目標。
今年一季度,西安比亞迪在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等關鍵技術得到突破,迎來了技術、產品和市場的爆發,實現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量14.7萬輛,同比增長16倍以上;實現產值196.3億元,同比增長359.8%。
西安吉利汽車在自主品牌“星越L”和奔馳smart電動車雙向發力,2022年實現新能源銷量達32.9萬輛,同比增長300%,成為國內新能源增速最快車企,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滲透率持續攀升,3月已突破25%。
技術創新助推產業發展,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的背景下,西安緊抓發展機遇,重創新,強實踐,以自身強大驅動力助推新能源汽車產業嶄露鋒芒。

在一季度的亮眼成績的背后,是西安長久以來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深度布局,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在規劃布局上,西安出臺《西安市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西安市汽車產業鏈發展推進方案(2018—2025年)》等多項政策,明確產業發展方向。在2021年出臺的《關于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更是定下2025年力爭全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占全市汽車制造業的40%以上的發展目標。
在企業發展與消費端,今年3月發布《西安市支持新能源汽車擴大生產促進消費若干措施》,以滿滿誠意,真金白銀助力汽車企業發展,給予消費者購置補貼。
在各項政策的強力助推與龍頭企業的帶動效應下,西安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迎來高速增長,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2023年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二期項目開工,總投資130億元,建成后將新增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能達每年40萬套。
不僅如此,西安在向內緊抓產業發展的同時,也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助推成果走出去,將更多優質項目資源引進來。
4月,“2023中國(西安)國際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博覽會”以專業展和貿易展相融合的模式,全面展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市場交易平臺、技術體驗平臺、新品發布平臺、成果轉化平臺”。
日前舉辦的第十五屆西安五一車展,共有117個國內外汽車品牌參展,展出車輛1147輛,超32萬人次觀展,銷售車輛19277臺,成交額超40億元。
整體來看,一季度西安第二產業增速9.9%,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貢獻了重要力量。
能夠預期,西安將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上持續發力,緊抓市場浪潮,多維蓄勢賦能,以高質量產業助推西安經濟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