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M7的降價增配,加上Mate 60系列手機引爆的流量,讓華為與賽力斯(601127.SH)合作打造的汽車品牌AITO問界得以起死回生。
最新數據顯示,9月上市的問界新M7,僅用了45天時間,就斬獲7萬個“大定”訂單。
問界M9未上市先火。10月25日,AITO汽車宣布,即將在12月上市的問界M9,預定量已經突破1.5萬臺。
賽力斯的股價也隨之水漲船高。10月30日,賽力斯報收82.81元/股。自8月25日以來,賽力斯股價漲幅高達151.78%。

不過,盡管9月以來問界好消息不斷,但新車的銷量成績基本還未體現在第三季度業績中,賽力斯第三季度財務表現仍在惡化。
10月27日晚,賽力斯發布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顯示,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接近腰斬,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虧損同環比也都出現擴大。

業績低迷的賽力斯,將希望寄托在問界的新車型上。
無論是對于三季度的營業收入下滑,還是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流的下降,賽力斯都在財報中強調:隨著M7系列車型產品的逐漸交付,這兩大指標都有望“明顯增長”、“持續改善”。
今年來歸母凈虧損最大的一個季度
營收下滑、虧損擴大,三季度的賽力斯業績持續萎靡。
賽力斯發第三季度報告顯示,第三季度賽力斯實現營業收入56.48億元,同比下降47.25%,環比下降4.95%。

營收同比接近腰斬主要由于賽力斯銷量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去年三季度恰好是問界的高光時刻:7月銷量破7千臺之后,問界在8、9月連續兩個月交付破萬,僅用了7個多月就實現月度交付過萬。問界的迅速上量也助推賽力斯的單季度營收在去年三季度首次跨過百億門檻。
但問界的“黑馬”勢頭并未在2023年延續。在去年10月創下1.2萬臺的月銷記錄后,問界的銷量就開始進入下行通道,今年來月銷在三千至五千臺徘徊。由于銷量不佳,問界也不再每月都單獨披露交付數據,外界只能從賽力斯上市公司產銷快報中大致了解問界的官方銷量。

賽力斯最新產銷快報顯示,今年前9月賽力斯汽車銷量(主要為問界銷量)累計銷量4.04萬臺,同比下降18.53%;其中,第三季度銷量為1.46萬臺,同比下滑47.75%。
歸母凈虧損仍在擴大。三季度,賽力斯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虧損為9.5億元,相比去年三季度、今年二季度9.47億元和7.19億元的歸母凈虧損,同環比都出現擴大。這一虧損表現,使得三季度成為今年來賽力斯歸母凈虧損最大的一個季度。
值得注意的是,從扣除非經常損益后的歸母凈虧損來看,賽力斯的虧損幅度同比略有減少。三季度,賽力斯扣非后歸母凈虧損為11.3億元,相比去年同期11.51億元的扣非后歸母凈虧損略微收窄。
業績預期寄托在新車交付
問界新M7被賽力斯寄予厚望。
對于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下滑,賽力斯在財報中表示,賽力斯汽車新款產品問界新 M7 系列車型于9 月中下旬發布及交付,隨著公司產品的逐漸交付,公司的營業收入有望明顯增長。

對于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流的下降,賽力斯表示,隨著公司產品訂單交付量持續增加,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將有望得到持續改善。
目前,問界新M7爆發的勢能或許已經開始體現在財務業績中。第三季度,賽力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21.85億元,同比增長147.59%,環比增長30.62億元。
賽力斯在財報中表示,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收到產品預收款項增加所致。
不過,問界新M7較老款車型起售價降低4萬元的價格,給毛利率帶來的沖擊,還需要更大的規模效應和價格在50萬元以上的問界M9放量來對沖。
當前賽力斯的毛利率表現并不樂觀。盡管相比二季度毛利率,三季度毛利率提升了3.41個百分點,但同比去年三季度又出現了5.14個百分點的下滑,且7.58%的毛利率凈值在整車企業中也屬于較低水平。

自與華為深度合作以來,賽力斯一直沒能擺脫“越賣越虧”的處境。這其中的原因除了規模效應不足、成本高企導致的低毛利,還在于銷售費用等費用支出的居高不下。

今年第三季度,賽力斯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分別為9.39億元、3.33億元、0.46億元,研發費用為4.19億元,占營收比重同比和環比都有所增長,尤其是銷售費用占營收比重創下歷史新高,達16.63%。
賽力斯三季報中并未披露銷售費用的詳細構成,但其半年報顯示,上半年17.32億元的銷售費用中,高達13.24億元的“廣告宣傳費、形象店建設及服務費”是大頭。